第147章:盘点势力、稳扎稳打
邵武城头的烽烟,隔着千山万水,似乎也能嗅到那浓烈的血腥与焦灼。
浦城行辕内,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。郑遵谦和王祁等带兵进入仙霞道。开始由南到北步步为营的攻击前进。
赵高翔给对方的策略是:步步为营、反客为主。即便是攻击不克,也做好防守,也要敌人不能不能进来!有南到北不能打通。那就由北到南对方也不能进来!
郑遵谦胆大勇武、王祁义军都是福建本地人,地形熟悉,爬高上低,加上王祁性格沉稳。可以做到步步为营。赵高翔又给对方10门大炮。这样的配置赵高翔还是很放心的。
谈论到邵武的态势。李猛双目赤红,拳头攥得咯咯作响,声如洪钟:“侯爷!让末将领兵去邵武!跟图赖那老小子拼了!岂能坐视孙将军他们血战!”
张鼐虽未言语,但那紧抿的嘴唇和如狼般凶狠的眼神,已表明了他的态度。帐中诸将,大多群情汹涌,请战之声不绝。
唯有赵高翔,静坐于主位之上,宛如风暴眼中那片诡异的宁静。他指尖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案几木纹上摩挲,目光却已越过喧嚣的众将,投向了悬挂于壁的巨幅闽浙赣舆图。那上面,山川河流、城池关隘,皆是他掌中的棋子。
“救,自然要救。”待帐内声浪稍歇,赵高翔终于开口,声音平稳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但非以卵击石,飞蛾扑火。”他起身,步履沉稳地走到舆图前,拿起那支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朱笔。
铁邵武,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。张应祥水师运用得当,孙兆奎老练沉稳。依靠天险,手里还有1万多士兵、还有更多的百姓参与防守。赵高翔知道邵武短时间内不会被攻破。博洛那小子就是想要围点打援。
游牧民族狩猎的老本领了!蒙古人叫做曼古歹,只是诱饵不同,大家都学会了。满清通用叫法是围点打援!
朱笔的轨迹,并未如众将所期那般直指西方的邵武,而是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,自浦城向东北方延伸,越过标注着“政和”、“周宁”的山地,最终与沿海的“福宁”连成一片。
“博洛集重兵于西线,其意昭然,便是要在邵武城下,与我主力决战,发挥其骑兵野战之长。”赵高翔的声音在帐内回荡,清晰而冷静,“我军之长何在?在山地,在水道,在依托武夷山脉建立的这片根基!”
他的朱笔重重落在“政和”之上。
“邵武激战正酣,博洛东线必然空虚。此乃天赐良机!我军当以东进为首要,打通浦城至政和、周宁一线,与福宁的黄蜚、王柱老将军连成一片!”
他环视众将,目光锐利如刀:
“诸位可知,此举战略意义何在?”
他不等回答,便自问自答,语气中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洞见:
“其一,地理连片,势成犄角。一旦打通,我闽北根据地(南平、邵武、浦城)便与浙南沿海(福宁、温州部分)血肉相连。自此,我军背靠武夷山天险,左翼是连绵浙南丘陵,右翼有信江、抚河等水系及强大水师屏护,控制广信、鹰潭、抚州等江西枢纽。进,可水陆并进,威胁浙商,威逼福州;退,有群山万壑、江河纵横为屏障,纵深千里,博洛纵有十万铁骑,亦难施展!邵武即便一时承受压力,但只要我这根本之地盘活,它便是一颗钉死博洛侧翼的钉子,让他如鲠在喉!”
“其二,资源整合,潜力倍增。浙南沿海,鱼盐之利,舟船之便,可补我闽北山区物产之不足。黄蜚、王柱麾下两万水陆劲旅,皆是百战之师,更能与我部形成合力。届时,我军控扼闽浙赣三省交界要冲,人力、物力、财力汇聚,抗清根基将前所未有的稳固!”
“其三,破局之钥,掌握主动。博洛欲在西线与我决战,我偏不遂他意!东进打通联络,是跳出他的棋盘,另开一局。此举能将战火引向清军相对薄弱的东部,迫其分兵,从而有效缓解邵武乃至江西方向的压力。此乃‘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’之高着!”
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!”这句话如同惊雷,在朱大典等人心中炸响。他们咀嚼着这看似朴素却蕴含无穷智慧的战略思想,看向赵高翔的目光充满了更深沉的敬畏。
赵高翔目光灼灼,落在因攻克浦城而士气如虹的李猛、张鼐、刘中藻身上:“李猛、张鼐、刘中藻!”
“末将在!”三人踏前一步,声震屋瓦。
“命你三人,随我亲率东进兵团,以最快速度,打开通往福宁之路!南平重地,交由朱大典镇守,稳如泰山即可!”
“末将遵令!”
军令既下,众将虽仍心系邵武,却也被这更为宏大的战略蓝图所激励,纷纷领命而去。
大帐空寂,赵高翔并未立刻处理军务,而是从怀中取出一个贴身珍藏的皮质小本。翻开扉页,里面是一张张裁剪整齐的硬纸卡片,上面用独特的简体字记录着智慧箴言:
“战略上藐视敌人,战术上重视敌人。”
“存人失地,人地皆存;存地失人,人地两失。”
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;打得赢就打,打不赢就走。”
这些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灵魂烙印,是他在这乱世中最大的依仗。他深吸一口气,庆幸自己穿越到这具年仅二十七八、充满力量的身体中。只是,关于这身体原主的记忆,特别是“家室”方面,却如同笼罩在浓雾之中。他似乎应该有妻室,这在当时是理所当然的,但那女子的容颜、名姓,甚至是否存在,都模糊不清,这让他心底偶尔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空洞与隐忧,仿佛一个潜在的冲突点,埋藏于意识深处。(伏笔)
压下这缕杂念,他回到现实,开始冷静地盘算己方的实力。是时候仔细清点一下家底了。
兵力部署与装备盘点:
核心主力(赵高翔直辖):
东进兵团:由赵高翔亲率,包括李猛、张鼐、刘中藻等部,(夏完淳还在政和对峙中。)计两万一千人。此为攻占浦城的得胜之师,士气高昂,装备相对精良。其中配备复合弓八百余把,多为浦城缴获及随军工匠赶制,乃破甲利器。
南平守军:由朱大典统辖,包括部分原守军及新附兵,约八千人。主要负责南平城防及闽江上游警戒,配备复合弓约两百把。
直属水师(翁之琪部):活动于信江、闽江上游,大小战船百余艘,兵力一万一千人。乃内河作战中坚。
邵武方向(孙兆奎统筹):
邵武守军:孙兆奎、张应祥、郭六斤等部,面对清军猛攻,现有兵力约一万三千人。虽处境艰难,但城防坚固,意志顽强。配备复合弓约三百多把。
江西方向
广信、鹰潭等地驻军:由姜曰广、周损等文臣协理,翁子琪在信江上防守。
抚州、南城一线吴易水师(八千人,战船八十余艘)控扼抚河水道,各地驻防步兵合计约一万五千人。构成江西侧翼屏障。
浙南沿海(黄蜚、王柱统辖):
福宁、温州驻军:水陆兵马合计两万二千人。水师实力雄厚,拥有适合沿海作战的大小船只近两百艘。王柱所部因更早接触技术,配备复合弓超过一千二百把,是各军中装备此利器最多者。二沈(沈自駉、沈自炳)为其重要臂助。
潜在盟友(王之仁、周瑞、周鹤芝部):
活动于浙南丽水、温州山区及沿海,总兵力号称两万余人。但成分复杂,义军为主,训练、装备不一,独立性高,暂为战略呼应关系。
各地守备及游击:分散于控制区内各要点、关隘的驻防兵,合计约万余人。
总计,赵高翔名义下可调动及影响的武装力量,已接近九万之众(含盟友)。复合弓总数已超过两千五百把,火炮也有上百门,并仍在持续制造中,成为对抗清军骑兵和重甲的重要资本。
除了这些明面上的力量,暗流之下,亦有惊人之势。他想起韩虎最近的密报。说太湖义军(尹灿、钱应魁、“赤脚张三”等,皆是当年弘光崩塌时他遣人救出,选择留在敌后的火种)虽处境维艰,却仍在坚持。
韩虎领导的“侦辑哨”自身则在苏南织就了一张庞大的情报网,甚至收到了不少或真心或被迫的“报国书”。更让赵高翔会心一笑的是,韩虎提及江南出现一神秘组织“天地会”,首领姓李,箭法超群,他正设法接触。
“李恪……做得比我想象的更好。”赵高翔低语。那正是他派出去的李狗儿。上月山东来信,李恪言语间意气风发,说已播撒无数火种,江西、两湖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浙江等第李恪都有发展。只待“赵哥”北指,便能拉起十万之众,还玩笑说为了方便,自己也留了辫子,恐难相认。
赵高翔一直通过刘光标与之保持联系,不断传递着“隐蔽精干、蓄积力量”、“发展底层,不积细流不成江海”、“仗义每多屠狗辈”、“甄别文人,严防渗透”等源自后世的斗争智慧。
这张敌后暗网,是许多麾下将领都未知晓的隐秘力量。
盘点至此,赵高翔心中更有底气。他铺开信纸,开始运筹。给黄蜚、王柱的信中,详述东进计划,要求他们务必接应,并隐约提及需要他们配合一次“声东击西”的行动,具体如何,却秘而不宣,留待关键时刻。
另一封加密信件,则飞送浙南的王之仁与周瑞、周鹤芝。信中极尽谦逊拉拢之能事,赞扬其忠勇,并提出希望他们能自龙泉溪向闽境发展,若能成行,则战略上将对清军形成自北向南的半包围之势,共襄盛举。
信使带着使命,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。自己控制的部队,信鸽传信已经是赵高翔的传加密信件的重要手段。
赵高翔步出大帐,寒风凛冽,却让他头脑格外清醒。仰望星空,其下是连绵营火,如同他撒在这片土地上的希望之火。东进战略已定,明暗力量皆已调动,盟友正在争取。博洛的雷霆一击将至,但他已看清棋盘,找到了破局之点。
“战术上藐视敌人 战略上重视敌人”他再次默念那核心的信条,目光坚定地投向东北。那里,不仅是政和、周宁,不仅是连通闽浙的通道,更是他撬动整个东南战局的支点。
这场与博洛的对弈,他不仅要化解对方的攻势,更要反客为主,布下一盘决定未来百年气运的大棋。山雨已至,潜龙将出,剑指东北,意在乾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