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秋意比地级市来得早,也更显清劲。住建部大楼三层的会议室里,阳光透过高大的落地窗,落在长条会议桌上,映得桌角的“全国保障房示范项目”奖牌熠熠生辉。赵山河身着深灰色西装,领口系着一条藏青色领带,手里攥着一本蓝色封面的手册——那是国信代建的服务标准汇编,封面印着烫金的“国信代建”商标,边角被反复翻阅得有些柔软。
他是今天“全国保障房建设工作会议”的特邀演讲嘉宾。台下坐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房企负责人、住建系统官员,黑压压一片,却异常安静。前排正中,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司长抬了抬下巴,示意他可以开始了。
赵山河走到演讲台前,没有急着开口,先将蓝色手册轻轻放在台上。“在座的很多同行,可能觉得代建是块‘薄利蛋糕’,管理费低、周期长、规矩多。”他的声音不高,却沉稳有力,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议室,“但国信做代建,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赚快钱,我们赚的是口碑,是老百姓住上安心房后的那句认可。”
他抬手点开身后的ppt,屏幕上出现了地级市旧城改造代建项目的实景图:整齐划一的多层住宅楼,楼间距宽阔,楼下是绿树成荫的小广场,几位老人正带着孩子散步,脸上满是笑意。“这是国信第一个规模化代建项目,总建筑面积18万平米,惠及1200户居民。”
画面切换,出现一面鲜红的锦旗,“国企良心,安居保障”八个金字格外醒目。“项目交房那天,业主代表把这面锦旗送到我们手上,说以前住的棚户区,雨天漏雨、冬天透风,现在的房子,墙厚、采光好、物业贴心。”赵山河的目光扫过台下,“他们不知道的是,为了这‘贴心’,我们在代建标准里写了127条细则,小到窗户的密封性能,大到小区的应急通道宽度,每一条都有数据支撑,每一项都要现场验收。”
ppt上跳出一组数据:“项目工期提前2个月完工,回款率100%,业主满意度98%,无一起质量投诉。”台下有人窃窃私语,赵山河听见有人低声说“回款率100%?不可能吧”,他没有辩解,只是继续说道:“很多人问,代建管理费只有3%-4%,怎么还能保证利润?答案很简单:标准化、精细化。”
他翻开蓝色手册,指着其中一页:“这是我们的代建服务标准,从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,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,再到后期的交付维保,形成了一套闭环体系。比如施工材料,我们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,每一批材料进场都要抽检,不合格的直接清退,绝不允许以次充好。”
“还有成本控制,”赵山河补充道,“我们不是靠压低施工方价格,而是靠优化流程、减少浪费。比如旧城改造项目,我们回收了80%的旧建筑材料,加工后用于小区道路铺设和景观建设,既节约了成本,又践行了环保理念。”
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平息,取而代之的是专注的倾听。住建部司长频频点头,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。赵山河想起三年前,国资委要求国信新增三四线商品房项目时,他顶着压力坚持做代建,老副总王建军私下骂他“装清高”,说他“放着快钱不赚,偏要啃硬骨头”。可现在,那些曾经质疑他的人,都在认真听他分享代建经验。
“代建不是简单的‘帮人盖房’,”赵山河的语气多了几分感慨,“它承载的是老百姓对安居的期盼,是政府对民生的责任。国信作为国企,更应该扛起这份责任。我们的代建项目,不仅要保证质量,还要考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——比如保障房项目,我们预留了无障碍通道、养老服务用房,还配套了社区诊所和幼儿园,让居民住得方便、住得安心。”
演讲结束时,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。住建部司长走上台,握住赵山河的手:“赵总,国信的代建模式,为全国保障房建设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住建部决定,将‘国信代建模式’作为全国保障房代建参考标准,在全国范围内推广。”
消息传回国信总部时,整个大楼都沸腾了。周磊正带着团队在西南省份培训新加盟的代建企业,接到电话后,他激动地在培训现场宣布了这个好消息,台下的加盟企业负责人纷纷鼓掌。“我就说跟着国信干没错!”一位来自贵州的房企老板说道,“国信的代建标准细、口碑好,政府支持,我们做项目也踏实。”
周磊拿出手机,给赵山河发了条消息:“赵总,西南片区5家加盟企业培训完成,他们都表态要严格按国信标准施工。目前全国加盟企业已经达到20家,覆盖12个省份了!”
赵山河看着消息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他起身走到办公室的书柜前,取出那个熟悉的蓝色文件夹,里面整齐地存放着代建项目的各项资料:从最初的旧城改造可行性报告,到代建服务标准草案,再到各加盟企业的资质审核文件,还有业主的反馈意见表。每一份资料都标注着日期,见证着国信代建从无到有、从省内走向全国的历程。
“赵总,”王建军敲门走进办公室,手里拿着一份代建项目意向书,脸上没有了往日的不屑,多了几分诚恳,“这是华东地区的一个保障房代建项目,对方指定要和国信合作,我已经初步对接过了,你看看?”
赵山河接过意向书,心里有些意外,又觉得在情理之中。王建军曾经最反对代建,觉得管理费低、赚不到钱,还故意拖慢过旧城改造项目的进度。可随着代建项目口碑越来越好,加盟企业越来越多,营收也突破了10亿,王建军渐渐改变了看法,开始主动关注代建项目。
“不错,”赵山河翻看意向书,点头道,“这个项目规模适中,符合我们的代建标准,你牵头负责吧,注意把控施工质量和回款进度。”
“好嘞!”王建军答应得干脆利落,转身要走时,又停下脚步,“赵总,以前是我目光短浅,总想着赚快钱,现在才明白,代建这生意,虽然慢,但稳,还能积德。”
赵山河笑了笑:“我们做企业,不是只看短期利益,更要考虑长远发展。代建的口碑,就是国信最宝贵的资产。”
王建军走后,赵山河再次打开蓝色文件夹,里面夹着一张纸条,是他刚做代建时写的:“代建,建的是房子,更是信任。”如今,这句话已经成了国信代建团队的座右铭。他想起那些住在国信代建房子里的业主,想起他们送的“国企良心”锦旗,想起住建部推广“国信代建模式”时的认可,心里涌起一股踏实的暖流。
窗外,地级市的夕阳正缓缓落下,照亮了国信代建的旧城改造项目小区。小区里,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戏,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天,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。赵山河知道,这就是代建的意义——不是追求规模的疯狂扩张,不是靠杠杆堆起的虚假繁荣,而是用责任和诚信,为普通人筑起安稳的家,为企业铺就长远的路。
周磊的电话再次打来,语气兴奋:“赵总,住建部的推广文件已经下发到各地了,还有三家房企想加盟我们的代建模式,我们要不要扩大加盟规模?”
“不急,”赵山河沉稳地说,“加盟企业的资质要严格审核,代建标准要坚决执行,不能为了扩张而降低要求。口碑来之不易,我们要守住。”
挂了电话,赵山河将蓝色文件夹放回书柜,目光坚定。国信代建的口碑,已经传遍全国,这不仅是国信的骄傲,更是对当下房地产行业疯狂杠杆的一种无声反抗。在这个人人追着规模跑的时代,国信选择了一条慢而稳的路,用代建的口碑,证明了“合规才能长久,责任才能赢得尊重”。而这条路上,还有更多的项目等着他们去完成,更多的家庭等着他们去守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