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峰那条“时机将至”的加密信息,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,在不同层面漾开了涟漪。
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的核查进入了第三天,气氛愈发凝重。工作组显然有备而来,问题愈发刁钻细致,开始深入审查一些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灰色地带,比如某些紧急采购的“特事特办”程序,以及部分横向合作经费的灵活使用情况。许薇虽然凭借扎实的技术底子和严格的自我要求,在核心问题上顶住了压力,但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应对,让她身心俱疲,眼神里布满了血丝。
中午休息间隙,她避开人群,独自走到实验室楼后的小花园,靠在冰冷的墙壁上,深深吸了一口初冬清冷的空气。手机的震动让她回过神来,是林峰的加密线路。
“喂。”许薇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沙哑和疲惫。
“听说核查遇到点麻烦?”林峰的声音从听筒传来,平稳而有力,仿佛带着某种安定人心的力量。
许薇抿了抿嘴唇,心里没来由地涌上一丝委屈,但很快被她压了下去。“还好,就是些程序上的纠缠,浪费时间。”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。
“程序合规是底线,也是我们的铠甲。”林峰缓缓道,“他们越是纠缠细节,越说明在实质问题上找不到我们的破绽。坚持住,把你和团队的技术成果、突破性进展,用最直观的方式准备好。”
“直观的方式?”许薇有些不解。
“比如,最新的性能测试报告,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对标数据,还有……下游应用企业的验证反馈。”林峰提示道,“有时候,一份来自市场端的积极评价,比我们自说自话一百句都管用。‘精微传动’那边,不是已经用上你们的初期样品了吗?”
许薇眼睛一亮,她光顾着应对核查组的质询,差点忘了自己手里最有力的武器——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效果。“我明白了!我马上让团队整理最新数据,联系‘精微传动’获取应用反馈!”
“嗯。”林峰应了一声,语气温和了些,“注意休息,别硬撑。技术上的事,你才是权威,要有底气。”
挂了电话,许薇感觉胸口的憋闷散去了不少。她握了握拳,转身快步走向实验室,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坚定。
青州市政府,周岚在收到林峰信息后,立刻行动起来。她没有选择直接对抗那份即将出炉的不利调研报告,而是采取了“釜底抽薪”的策略。
她亲自牵头,组织开发区管委会和相关部门,对“旭日科技”、“精微传动”子公司等几家重点企业,进行了一次更为深入、全面的“发展成效评估”。这次评估,完全从正面入手,聚焦企业落户后的实际贡献:新增投资、产值、税收、吸纳就业(特别是高端人才就业)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情况、核心技术突破和专利申请量。
同时,她秘密联系了这几家企业的负责人,坦诚沟通了当前面临的微妙局势,希望他们能从市场主体的角度,客观反映在青州发展的真实感受和遇到的困难(主要是前期调研组的某些质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),并准备好在必要时,以适当方式发声支持。
“周市长,您放心。”“旭日科技”的负责人,一位精干的中年企业家表态道,“林主任和周市长您为我们企业发展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,我们是受益者,心里有数。如果有人想颠倒黑白,我们第一个不答应!需要怎么配合,您尽管吩咐!”
周岚心中一定,有了企业的坚定支持,她的底气足了很多。她要将这份扎实的“正面成绩单”和企业的“口碑”,作为最有力的回应,在关键时刻呈现出来。
京城,一家私密性极佳的江南菜馆包厢内。
苏曼约见了两位关键人物。一位是她在国家部委的老同学,如今在某关键司局担任副司长;另一位则是一位资深的、以立场客观公正着称的官方媒体首席评论员。
“曼曼,你可是难得请客啊。”老同学笑着打趣,他与苏曼相识于微时,关系匪浅。
“无事不登三宝殿,”苏曼亲自给二人斟上黄酒,动作优雅,“这次,是来请两位兄长帮我把把脉,参详参详。”
她没有直接提及林峰面临的困境,而是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地方在推动产业升级、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中遇到的普遍性难题和舆论压力,特别指出了某些“打着反思旗号,行否定之实”的论调可能带来的危害。
那位首席评论员扶了扶眼镜,若有所思:“苏主任提到的这个问题,确实值得关注。改革进入深水区,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。对于真抓实干、勇于创新的干部,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支持,而不是求全责备,更不能用僵化的条条框框束缚住他们的手脚。舆论引导,至关重要。”
老同学则更直接一些:“有些声音,背后确实不太单纯。涉及到项目审批、资金拨付的具体事务,我们层面会更加注重事实依据和实际效果,不会轻易被某些片面的舆论所左右。不过,你们下面也要把工作做扎实,经得起看,经得起查。”
苏曼心中了然,知道这是对方能做出的最明确的表态了。她举杯敬酒:“多谢两位兄长指点迷津。我们下面一定把工作做实,也希望上面能多听到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。”
饭局结束后,苏曼又马不停蹄地联系了楚月。她知道楚月正在筹备的“匠心”文化巡展项目,立意高远,得到了不少文化界泰斗的支持,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影响力。
“楚月妹妹,你的巡展项目筹备得怎么样了?”苏曼语气亲切。
“苏曼姐?”楚月有些意外苏曼会关心这个,“还在紧张筹备中,不过进展顺利,几位老前辈都很支持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苏曼笑道,“我觉得,这个项目不仅可以展示传统工艺之美,也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当代科技元素,展现传统与现代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嘛。比如,我们省在精密制造领域的一些突破,其背后追求的‘工匠精神’,与传统文化精髓是一脉相承的。你觉得呢?”
楚月何等聪明,立刻明白了苏曼的意图。这是希望借助文化项目的影响力,从另一个维度为林峰正名,营造积极正面的舆论氛围。
“苏曼姐这个建议太好了!”楚月的声音带着兴奋,“我正好觉得展览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!我马上调整方案,加入科技创新的板块,突出其背后的精神内核!”
省城,林峰站在办公室的全省地图前,目光锐利。他陆续收到了周岚、苏曼和许薇的反馈,对各方面的进展了然于胸。合纵连横之势,已初具雏形。
小杨敲门进来,低声道:“主任,刚收到消息,袁家那位在京城的老爷子,前天以身体不适为由,推掉了一个原本要出席的重要论坛。另外,袁氏集团在海外的几个关联公司,近期的资金流动似乎有些异常,有收缩迹象。”
林峰眼中精光一闪。看来,袁家并非毫无察觉。日内瓦的铁证,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他们头顶,他们内部的恐慌和分裂可能已经开始。眼前的这些打压,更像是掩护其核心撤退的烟幕弹,或者,是绝望下的最后一搏。
“知道了。”林峰语气平静,“让我们的人,继续密切关注。另外,通知吴婷,之前让她准备的那些正面材料,可以开始选择性地、小范围地释放一些了。重点是技术突破和应用效益。”
“是,主任!”
林峰走到窗边,看着窗外渐渐暗淡下来的天色。对手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,而他的网,也正在缓缓收紧。这场较量,已经到了比拼耐心和决断力的关键时刻。他拿起内部电话,接通了省委孙正廉书记办公室。
“孙书记,我是林峰。关于近期一些围绕我省产业发展的不同声音,以及部分项目核查的情况,我想当面向您做个汇报,澄清一些误解……”
本章完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