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兴四年十月朔,大明舰队自定远港起锚,舰首劈开大西洋墨蓝色的涌浪,毅然驶向西方无边无际的海平线。依据缴获海图的指引,他们将进行此次环球航行中最漫长、最考验信心与耐力的一段航程——横渡重洋,寻找佛郎机人口中的“巴西”。
“四十五个昼夜,至少一万三千里。”郑和站在海图室,手指划过那条看似无尽的虚线,“此去,前路未知,唯有星辰与罗盘可为依仗。”
航行的头十日,尚可见海鸟盘旋。二十日后,四周便只剩下来而复去的信天翁,与舰船孤独相伴。储备的淡水开始发臭,蔬菜消耗殆尽,坏血病的阴影悄然笼罩。随船医师陈实功指挥众人采集雨水,并强制所有船员每日咀嚼一种味道刺鼻、由柠檬与盐混合的“抗坏血丸”——这同样是林奇笔记中预防海上恶疾的方略。
“都督,前方发现大片褐色海藻,连绵不绝,如同海上草原!”进入第三十五日,观测官的呼喊带来一阵骚动。舰队驶入了一片奇异的海域,海水不再澄澈,漂浮着望不到边的马尾藻。
“按图所示,已近新陆!”郑和精神一振。他下令舰队谨慎穿行这片“藻海”,同时,测深锤不断投入海中,探测着海底的变化。
第四十二日黎明,了望塔上传来了足以载入史册的呼喊:“陆——地——!”
一片广袤无垠、绿意葱茏到令人窒息的海岸线,如同创世初开的画卷,缓缓展现在所有幸存者面前。这里的绿色,比非洲更深、更浓,参天巨木遮天蔽日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与湿腐泥土的混合气息,无数种从未听过的奇异鸟鸣兽吼从林中传来。
舰队寻得一处宽阔的河口抛锚。郑和命名此河为“天河”,取其自无边雨林深处奔流而至之意。陆战队登陆后,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:色彩斑斓的巨嘴鸟、在林间荡跃的猴子,以及那高耸入云、需十人合抱的巨树。
“此地生机之盛,远超想象!”徐光启深吸一口气,仿佛要将这满盈的生命力吸入肺中。他立刻意识到,这片土地蕴藏的物产,将远超此前任何发现。
勘探队再次成为主角。这一次,他们的收获足以改变整个大明乃至世界的命运。
* **橡胶的富集**:在河岸附近,他们发现了比非洲更为密集、产胶量更高的橡胶树林。乳白色的胶汁仿佛取之不竭。
* **黄金作物**:几名水手在探索时,被一种开着紫花、地下结满块茎的植物绊倒。徐光启亲自挖掘,发现其块茎硕大,煮熟后软糯香甜。“此物产量定然极高,可活亿万生民!”他激动地将其命名为“土豆”。
* **天赐之谷**:更令人惊喜的是,他们在林缘空地上发现了一种高大的草本植物,顶端结着巨大的、包裹在叶片中的穗状果实。剥开外壳,露出排列整齐、如玉石般的金黄色籽粒。“此乃‘玉米’!”徐光启对照林奇笔记中的简图,双手因激动而颤抖。土豆与玉米的发现,意味着两种不择田地、产量巨大的全新主粮!
此外,他们还采集到了可可、烟草、菠萝等数十种前所未见的作物种子与样本。
登陆第五日,舰队与这片土地的主人相遇了。数百名肤色棕红、头戴羽冠、身绘复杂图案的土着战士,手持吹箭与硬木棍棒,从雨林中现身。他们体型健壮,眼神中充满好奇而非纯粹的敌意。
有过非洲经验的郑和,再次祭出“文化破冰”之法。他令水手展示瓷器、丝绸,并特意将几把未开刃的钢刀置于地上,示意友好。通译试图沟通,却发现语言完全不通。
关键时刻,徐光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。他捧出刚刚收获的玉米和土豆,走到一位看似首领的图皮族长老面前,做出咀嚼和种植的动作,脸上带着最真诚的笑意。他又指向茂密的雨林,比划着橡胶树,然后展示了一块已经初步硫化的、富有弹性的橡胶块。
图皮长老疑惑地接过橡胶,用力拉扯,感受着那奇特的弹性,眼中露出了浓厚的兴趣。他回身与族人商议片刻,然后,令人意外地,他招手让一名族人拿来一个装满黑色种子的陶罐,递给徐光启——那是可可豆。
一种超越语言的、基于“物”的交流就此建立。图皮人对大明锋锐却不带敌意的武器、光滑的瓷器感到好奇,而大明人则对图皮人培育出的众多神奇作物惊叹不已。
郑和与图皮长老在一棵巨大的橡胶树下,以物易物,用手势和图画,达成了简单的盟约。大明用少量瓷器、丝绸和几把优质铁斧,换取了大量的橡胶、玉米、土豆、可可等作物的种子。没有武力胁迫,没有居高临下,只有对彼此智慧和资源的尊重。
舰队在此停留了半个月,进行休整、补给淡水,并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类作物种子与标本。每一个木箱、每一个陶罐被封存时,水手们都如同对待珍宝。他们知道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种子,其价值远超黄金珠宝,它们是能让大明江山永固、百姓再无饥馑的“文明火种”。
起航前夜,郑和登上舰桥,回望这片给予他们丰厚馈赠的新大陆。星垂平野阔,雨林在月光下沉默如谜。
“林公曾言,世间最宝贵的财富,非金非银,乃是能活人性命、兴人文明的种子与知识。”他对身旁的徐光启感慨道,“今日,我方真正领悟此言之重。佛郎机人寻的是金银,我大明,寻的是未来。”
永兴四年十一月十五,大明舰队满载着足以改写历史的物产,驶离巴西海岸,开始踏上归途。环球航行最艰难、也最富成果的航段,宣告完成。
郑和在他的航海日志上,用前所未有的郑重笔触写道:
“臣和谨启:已于西洋之西,发现广袤新陆,暂名‘巴西’。此地物产之丰,冠绝寰宇。尤得‘土豆’、‘玉米’二种,可为我大明万世之基。与当地‘图皮’族盟约已成,文明火种,尽在掌握。此非臣等之功,实乃天佑大明,假林公之智,借陛下之威,方得此旷世奇缘。环球航程已过大半,归途如虹,臣等必不负圣望,将此火种,安然携归中土。”
舰队劈开南大西洋的波浪,航向开始转向北方。回家的路,第一次如此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