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四章 基石、解码与音节
平台期的煎熬,如同置身于一片望不见尽头的浓雾。李振能清晰感受到自身力量的涓滴增长,神经控制的细微改善,但这些进步却无法直观地体现在他行走的距离、支撑的时间这些硬性指标上。左腿在承重时那深入骨髓的虚弱感,依旧是横亘在前的天堑。
然而,李振的心境却在悄然发生变化。极致的焦灼过后,一种更为深沉的力量开始占据上风。他不再执着于每日肉眼可见的“突破”,而是将注意力完全沉浸在每一个当下动作的“质量”上。
每一次在水疗池中的抗阻划水,他不再仅仅是追求次数和强度,而是用心感受水流掠过皮肤时,左腿肌肉那微乎其微却真实存在的对抗感,感受核心为了维持平衡而进行的、无数次的微小调整。在悬挂系统下练习步态,他不再为无法立刻减少支撑而烦躁,而是专注于每一次迈步时,从脚趾抓地到头顶百汇的力线是否贯通,全身数十块主要肌肉是否在正确的时序被激活、被协调。
他将这个过程,视为修筑通往战友之路的“基石”。每一块基石,都必须坚实、平整、无可挑剔。或许今天只铺就了一寸,明天只能再前进半尺,但这条路,因这每一寸的坚实,而拥有了通往远方的可能。
他甚至开始“享受”这种枯燥的重复。在无数次失败的打磨中,他对自身身体的认知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微观层面。他能分辨出左腿大腿内侧某束肌肉因过度代偿而产生的细微痉挛,并能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引导使其放松;他能感知到脚踝在某个特定角度承重时,那稍纵即逝的稳定感,并努力将其捕捉、放大。
林晚看着丈夫在训练中那如同老僧入定般的专注,看着他眼中燃烧的不再是急躁的火焰,而是沉静的、如同深海般的力量,她知道,他正在完成一次至关重要的蜕变。从追求速度的战士,转变为注重根基的工匠。这种转变,或许才是他能真正走得更远的保障。
“感觉怎么样?”休息间隙,她递上功能饮料,轻声问。
李振接过,仰头喝了几口,汗水沿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滑落。他微微喘着气,目光却清亮:“很慢……但,每一步,都踩实了。”
这句话,平淡无奇,却重若千钧。他正在将那份“带他回家”的承诺,化作亿万个精密的神经信号和肌肉收缩,一点点地,夯入这条康复之路的每一寸土壤之中。
---
“星火”核心舱控制室内,陈博士团队面对那偶尔出现的“高频振荡扰动”,采取了更为精细的应对策略。他们没有因噎废食,停止脉冲刺激,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“信息”,试图对其进行“解码”。
“将所有出现扰动时的脉冲参数、生命体征变化、神经谐振波形特征,建立关联数据库。”陈博士指示,“我们要搞清楚,究竟是哪种类型的频率组合,更容易触及这些不稳定的‘记忆碎片’。”
这是一个逆向工程的过程。他们不再仅仅追求稳定有益的“回波”和“潮汐”,也开始小心翼翼地测绘那些危险的“暗礁”。通过海量数据的比对和分析,他们初步识别出了几个可能容易引发扰动的“敏感频率区间”。
“避开这些区间,调整脉冲编码方案。”陈博士下令。新的、经过“净化”的脉冲信号被注入核心舱。
效果是显着的。扰动的发生率大幅下降,而那种有益的神经“潮汐”和能量稳定效应得以继续保持,甚至因为刺激更加精准,效果还有所提升。
然而,陈博士的目光并未仅仅停留在“规避风险”上。他盯着那些被标记出来的“敏感频率区间”,若有所思。
“这些区域……虽然目前表现为扰动,但它们的被激活,本身也说明其与陆远志意识深处的某些‘高能量’节点相连。”他缓缓说道,“或许,当我们对纽带的控制力更强,当他的意识基底更加稳固之后,这些现在看似危险的‘敏感区’,未来会成为我们进行深度信息注入、甚至激活关键记忆的……突破口?”
风险与机遇并存。现在的规避,是为了将来更精准、更安全的介入。他们对这条维系生命的无形纽带,了解正在日益加深,操控也越发趋向精细。
---
艺术治疗室内,气氛有些凝重。
自从上次被老兵问及身份引发剧烈反应后,“白鸽”沉默了许多。他依然每天出去“探索”,但经过老兵那片区域时,会明显地加快脚步,不再停留。他与外界的连接,似乎因为那一次尝试性的触碰而骤然收缩。
苏晴没有强迫他,只是静静地陪伴,给予他消化和调整的空间。
沙盘世界,再次成为了他主要的寄托。他长时间地坐在沙盘前,但不再构筑新的东西,只是反复地看着那个已经固化的图景——起点、桥梁、彼岸。他的手指有时会悬在象征他自己路径的那块“起点基石”上方,微微颤抖,仿佛在挣扎,在犹豫。
今天,在长时间的静默后,他忽然有了新的动作。他没有去动沙盘里的任何东西,而是转过身,面向苏晴。
他的嘴唇紧紧抿着,脸色有些苍白,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——有挣扎,有恐惧,还有一丝……决绝。
苏晴平静地看着他,用目光鼓励着。
他张了张嘴,喉咙里发出嗬嗬的、艰难的气流声。试了几次,都失败了。他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,拳头紧紧握住,指甲几乎嵌进掌心。
但他没有放弃。他闭上眼睛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仿佛在调动全身的力气。
然后,他再次睁开眼,看向苏晴,用尽所有勇气,从喉咙深处,挤压出了一个极其嘶哑、模糊、却依稀可辨的——
“……兵……”
一个音节。
破碎,微弱,却像一道惊雷,炸响在寂静的治疗室里。
苏晴的心脏猛地一跳,她几乎要屏住呼吸,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,生怕任何过激的反应会惊吓到他。
“白鸽”在发出这个音节后,整个人如同虚脱一般,靠在椅背上,大口大口地喘息着,脸色更加苍白,但眼神中,却有一种什么东西……碎裂了,又有什么东西……破土而出了。
他没有再说第二个字。但这一个音节,已经石破天惊。
“兵”。
这是一个身份,一个烙印,一个可能连接着他破碎过往与迷茫当下的……关键坐标。
他没有找回完整的声音,但他终于,撬开了沉默的铁幕,发出了属于自己的、第一个明确的信号。这微弱的一个音节,是他重新与世界建立有声连接的,最艰难,也最伟大的第一步。
基石在缓慢中夯实,风险在解码中被控,而一个破碎的音节,终于刺破了长久的沉默。三条路径,在看似胶着的状态下,都于最深处,孕育出了决定性的转机。